铁事典故
文公郑畋,字叫台文。他的父亲叫郑亚。曾经担任过桂管观察使。郑畋出生在桂州,小名叫桂儿。当时的监军叫西门思恭。朝廷有命令,叫西门思恭去京城,郑亚在城北为他设宴饯行。郑亚因为自己年老了,将郑畋托付给西门思恭说:"将来你如果能照顾桂儿,我就是在九泉之下也不敢忘了你!"说完流下了眼泪,西门思恭记住了他的嘱托。等到西门思恭当上了神策军中尉的时候,郑亚死了,西门思恭派人将郑畋找来,收养在家中。他很喜爱郑畋,对待他像对待自己的外甥和侄子一样,还请来教师教导他。后来郑畋当官直至大将和宰相。黄巢攻进长安时,西门思恭逃难到终南山。郑畋用家财高价招募勇敢的人,去把西门思恭找了回来,奉养在家中,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无微不至。西门思恭死在郑畋家里,郑畋将他安葬在凤翔西岗,墓地的松柏树都是他亲手栽植的。过了不久郑畋也死了,也葬到了西岗思恭的墓地。官员们修建两个人的坟墓,以祭奠他们。在场的人没有不落泪的,都佩服他们二人的仁义。
唐僖宗即位后,郑畋先官内徙郴、绛二州,后被封为右散骑常侍。
乾符四年,兼兵部尚书、集贤殿大学士。
乾符五年(879年),因反对招安黄巢被罢官。
广明元年(880年),郑畋出任凤翔(今属陕西)节度使。同年冬,黄巢攻入长安,僖宗出逃蜀地。郑畋组织军队抗击黄巢军。
中和元年(881年),郑畋败黄巢部将尚让等于龙尾陂(今陕西岐山东),又与西北诸镇约盟,号召藩镇合兵攻打长安。不久,其部将李昌言兵变,赶走了郑畋。于是郑畋被罢黜为太子少傅。
二年,朝廷召郑畋至成都,复官以司空、门下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主管军务。
三年,黄巢军从长安撤退,僖宗回到长安。
时权宦田令孜及其兄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与郑畋不和,排挤郑畋,乃投其子于彭州(今四川彭县)。不久病逝。
子郑凝绩字裕圣,户部侍郎;孙郑绍余,字垂芳。
再说僖宗和田令孜怕被黄巢的军队追上,一路上昼夜不停地向西逃窜。前宰相郑畋时任凤翔节度使,忙在半路上迎住僖宗,请他留在凤翔,好指挥唐朝各路大军对黄巢进行反攻倒算,伺机收复长安。但是僖宗被黄巢吓怕了,根本就不敢留下来,只给郑畋讲了几句话,要他“东捍贼锋,西抚诸蕃,纠合临道,勉建大勋”,然后又授予他“便宜行事”的权利,就匆匆上路了。二十日,僖宗逃抵兴元府(今陕西汉中),被田令孜的哥哥,靠打马球比赛赢得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陈敬瑄接入成都,算是暂时安定下来。
僖宗走了,但留下的话语还在,郑畋感到身上的责任很大,压力也很大。说到郑畋,在僖宗朝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忠贞之士。前一阵因为任命高骈为将之事,和另一个宰相卢携闹翻了,两人拿起砚台对着撇,弄得一身墨汁,僖宗一气之下,把他俩全给撤职了。但卢携上面有人,没过多久就官复原职,还接连给僖宗出了几个馊主意,害得僖宗丢了长安,自己也服毒自尽了。
郑畋没那么幸运,离开中央就一直在基层工作了,但他一没闹情绪,二不撂挑子,反而激发出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维护祖国统一、领土完整的崇高事业中去。僖宗一走,他马上就召集众将,给他们摆事实、讲道理、苦口婆心,说得唾沫都干了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叫他们拼得一身剐,也要把黄巢拉下马。
历史著作《麦穗两岐》
圣虑忧千亩,嘉苗荐两岐。
如云方表盛,成穗忽标奇。
瑞露纵横滴,祥风左右吹。
讴歌连上苑,化日遍平陂。
史册书堪重,丹青画更宜。
愿依连理树,俱作万年枝。